
“可若神,以看苍生涂炭为乐,又怎配受世人供奉景仰?凡人弑神,古未有之,那便从我时影,开始。”
很多人可能忘记了,仙侠最初并不只着力描写神仙的情爱,动辄为那点情爱搞得生灵涂炭,不是一些标榜神仙的凡俗之刃在哼哼唧唧、歪缠不休。
仙侠之初,恰恰是凡人寻仙途、求仙道,以仙行侠,悲悯苍生。
(资料图片)
《玉骨遥》出现了久违的仙侠“风骨”。
古人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求仙问道者,更该有这种向往,一种对“道心”的追寻和坚守。
像时影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就说的很清楚:他秉性善良,为人宽和,心怀天下,真正的挂念苍生。
这样的人所坚持的道心,绝对不包括“为了一己安危就置无辜者的生死于不顾”,甚至主动去“谋害”无辜者以自保。所以他即便知道女主是自己的命劫之人,既然对方并非奸恶之徒,反而是无辜善良者,他就不可能随便动手。这是一种非常有古典之美、真正有传统所谓“风骨”的选择。时影此人,是东方仙侠里典型的“守序善良”,原则坚定,而且有纯善的属性。
他守序,一开始守的是外在的“序”,是他身为世子的规矩、修行的规矩,后来守护心中的“序”,守护空桑,天下苍生。而他的善,不仅是出尘高冷,更是一种自带一份淡淡悲悯。
混沌里的三种恶灵,对应“贪、嗔、痴”三毒。
“贪”者,非得到不可;
嗔”者,不如意便发怒;
“痴”者,是非不分、善恶不明。
此三毒残害人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如果天生神祇、仙道大能们都被这“三毒”残害,还算得上是“神”“仙”吗?
是时影带着朱颜,一步步渡过这“三毒”,其实度化的也是彼此内心深处的一些阴暗面,等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走了一趟“寻道”“证道”“悟道”之路。
最终跃入混沌,需要心中充满怨恨,其实这个设定也很有意思,颇有太极阴生阳死、阴死阳生的味道。可以说,玉骨遥的这些设计,都充满东方韵味,完全体现出东方仙侠体系与西方神话和超级英雄体系截然不同的特质。
东方仙侠讲究宿命论,认可与宿命对抗的观点,有“人定胜天”之说,但似乎很多事情似乎还在沿着宿命的轨道前进。
命运,不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若单是看结果,那所有人的命运结局不过一样,一怀黄土。
命运一说,甚是奇妙,正是每个人一生中,做出的不同选择,经历的不同风景,获得的不同感悟
命,不是指死亡的那一刹那戛然而止,而是直到那一刻才真正书写完成。
玉骨遥主题为人神对抗,灭空桑复海国的鲛人,创亖全世界的冰族人,归根结底,都是破坏神玩弄天下的棋子。
时影一早就知晓了自己的命运,然没有被动的接收,也并无一味的逃避,他一次次勇敢地作出选择,去相信,去付出,去承担,去爱。
这就是不认命,书写属于他的生命之歌。
不得不说,爱与死是世间伟大且永恒的主题。